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休闲 > 4月将发行六期电子式国债 个人投资者认购起点100元 正文
时间:2025-08-29 09:56:43 来源:网络整理 编辑:休闲
海峡网讯(海西晨报记者钟宝坤)喜欢投资国债的市民今后不用担心买不到了。记者从财政部官网获悉,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推出了储蓄国债“随到随买”试点,将储蓄国债发行时间由原来的10天
原标题:4月将发行六期电子式国债 个人投资者认购起点100元
海峡网讯(海西晨报记者钟宝坤)喜欢投资国债的月将元市民今后不用担心买不到了。记者从财政部官网获悉,发行财政部、期电起点中国人民银行推出了储蓄国债“随到随买”试点,式国将储蓄国债发行时间由原来的债个资10天延长至全月。市民买国债不用再排队,人投认购也不用担心抢购不到了。月将元
4月有六期国债可买
储蓄国债指的发行是财政部在中国境内发行、通过储蓄国债承销团成员面向个人销售的期电起点不可流通人民币国债。在品种上,式国储蓄国债有电子式和凭证式。债个资其中,人投认购凭证式储蓄国债的月将元付息方式是到期一次还本付息,电子式储蓄国债的发行付息方式是按年付息,到期还本并支付最后一年利息。期电起点此外,储蓄国债100元起购,只有3年期和5年期两个期限。此次发行时间变动前,每年3到11月的10到19日发行储蓄国债。
根据试点安排,4月1日至9日发行2019年第一期、第二期储蓄国债(电子式),4月10日至19日发行2019年第三期、第四期储蓄国债(电子式),4月20日至30日发行2019年第五期、第六期储蓄国债(电子式)。六期储蓄国债(电子式)为固定利率、固定期限品种,3年期票面年利率为4%,5年期票面年利率为4.27%。储蓄国债仅面向个人投资者销售,认购起点金额为100元。
据了解,个人投资者可通过40家储蓄国债承销团成员共计约13万个营业网点,以及27家储蓄国债承销团成员的网上银行购买储蓄国债,有利于提高个人投资者购买储蓄国债便利性。
财政部表示,4月发行以来,国债销售平稳,百姓随到随买,高效便捷,购买体验明显提升。
不用再排队抢购了
记者了解到,以前储蓄国债每月才发行一次,而且发行的规模有限,一经发行,基本上很快就被抢购一空,这让很多投资者有力都无处使。
昨日,记者在厦禾路某银行网点咨询购买国债事宜,理财经理表示,以前购买凭证式国债很多人排队,现在电子式国债比较方便,来网点购买的人并不太多。
理财经理表示,电子式储蓄国债和凭证式储蓄国债有一点不同,就是它每年都会发放一次利息,而凭证式国债的利息则是到期一次偿清。每年发放一次利息对投资者的好处就是可以令资金实现复利增长,因为可以把每年的利息再用来买国债或做其他投资。如果以复利计算,买10万元的电子式储蓄国债,三年期的到期时可比凭证式储蓄国债多484元的利息,五年期的到期时可比凭证式国债多1903元的利息。
此外,记者获悉,以往的储蓄国债会有一个固定的发行规模,但现在即使错过一期,也可以很快再买下一期,想要买的投资者基本都可以买到,不用再排队去抢了。
富轩全屋门窗打响“反内卷第 一枪”,引领行业新风尚2025-08-29 09:34
浓眉哥33+14庄神遭驱逐 考辛斯禁赛鹈鹕胜活塞2025-08-29 09:26
家装悬空电视背景墙效果图2025-08-29 09:26
獨家數據》預售屋飆漲熱區竟不在六都,房價漲幅冠軍在這縣市|天下雜誌2025-08-29 09:03
代查公民个人信息,律师坐上被告席2025-08-29 08:50
家装悬空电视背景墙效果图2025-08-29 08:44
关于举办《伟业计量LIMS实验室信息化系统》现场观摩会的通知2025-08-29 08:41
勇士负公牛一纪录终结 水花三分19铁巴特勒22分2025-08-29 08:13
团宿松县委:以书香伴成长 用青春助童心 宿松新闻网2025-08-29 08:13
埃及神话背景《战神》衍生作 混乱之神赛特或担任主角2025-08-29 07:22
价值转化 实战为王丨2024瓦瑟全国加盟商培训火热开营!2025-08-29 09:39
万余年前大象曾生活在信阳 息县发现保存较为完整的古菱齿象化石2025-08-29 09:32
广东茗粹茶业有限公司邀请茶友来济南共享英德红茶2025-08-29 09:17
信义玻璃再次入选《福布斯》2022年全球上市公司2000强,企业新闻2025-08-29 08:57
重庆郊区的菜农,坐着地铁去卖菜2025-08-29 08:19
库里单节爆发难掩低迷 末节致命失误失反超三分2025-08-29 08:12
时尚潮饮,好喝又好玩!抢占儿童饮品市场,趣多星全国热卖中!2025-08-29 08:04
厦门市集美区卫健系统职工主动请缨 坚守防疫一线2025-08-29 08:00
绽放全球!10月18日!第41届佛山陶博会隆重开幕!2025-08-29 07:56
Meta、微軟財報,史上最高資本支出,逼出AI成效?|天下雜誌2025-08-29 07:24